作者:奥运会11A 回复日期:2019-11-29 22:13:53
很希望是个背包客,来一个说走便走的旅行。然而当人处在尴尬的年龄段时,却总绕不开工作、家庭的各种羁绊;去年原本计划好的金秋南疆行,临行前却因故拖到今年。
还好,秋季年年都有,一年等待,可以把旅行攻略做得更完美点。
还好,在旅游商业化大潮冲击下,南疆变化的节奏还没有太快。
还好,遇上了专注南疆旅游文化的斑马公社之斑马先生(微名:自由兵),一次精心组织的个性定制十天行程,让我们走到、看到、吃到、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朴实、原味丰富的金色南疆。
10月14日,一行四人从海口美兰机场起程,重庆转机,经停新疆阿克苏机场,辗转12小时于晚上9点抵达目的地—喀什


这一天,飞越大半个中国,后程云开雾散,从飞机舷窗上鸟瞰祖国的群山巍峨,疆域辽阔,前几天欢度国庆的那几首耳熟能详、歌颂祖国的优美歌曲似乎一直缭绕在耳畔,不禁由衷的感叹到,我的国太大、太壮美了!!!
甘肃陇南宕昌县境内


青藏高原的皑皑雪山



浩瀚无垠的沙漠


天际边的天山山脉

阡陌纵横富饶的阿克苏

落地当晚,就到下榻大饭店旁的海尔巴格感受了一下独特的新疆味道
烤包

这碗“黄帝粥”,记不得什么口感了,但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粥面上浇的那层(可能是)羊脂油什么的,浓烈的羊膻味差一点得捻着鼻子才能喝下

漂亮大方的餐饮部职员

餐厅内新疆民乐演奏与舞蹈,给就餐增添了不少地方特色


此次南疆行,我们海南4人(蓬、秋天枫叶、奥运会、党代表)是与广东16人一起参加斑马公社的组团,团队报到日期是16日。我们特意提前两天起程,为的是在组团线路之外有更多的时间游览喀什老城及周边景点。
游览观光内容
15日,喀什区博物馆~网红打卡店中餐--金府品味~老城转悠、夜市寻味
16日,阿图什天门~阿瓦提乡大巴扎~老城夜市寻味
17日,上午斑马先生做向导转老城、介绍特色的人文风物~香妃园~斑马公社小憩
~老城夜市寻味(品尝自由兵推荐的美食店)
清晨,从下榻的努尔兰大饭店(老城区解放路北路37号)窗口看到日出东方的黄橙橙的太阳,不远处还有一个巨大的摩天轮,(后来知道)它处在老城与新城的分界附近。

多年的旅行经验,了解一个陌生城市人文风物概况,最好的捷径莫过于去博物馆。
喀什地区博物馆
馆址位于喀什市新城区塔吾古孜路19号,离住地不远。考虑到四人乘的士比较快捷和经济,于是便在路旁招的士前往。不料第一次喀什打的还出现了小插曲,在国内许多城市,的士司机简直就是城市的活地图,但我们坐上车后,开车师傅竟然不太清楚博物馆在哪(或许有点语言口音的障碍),要求我们开手机导航。这在后面的乘车甚至在乌鲁木齐也有类似情况。心得,遇到司机不懂路,关键时候手机顶上!

喀什,古称疏勒、喀什噶尔。地处天山山脉以南的南疆西部。东临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西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五国相邻。古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南北通道在此交汇。自元代以来就是南疆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枢纽为一体的重镇。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喀什成为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中西亚文化交汇融合之地,也造就了其文化多元、民风独特,地貌丰富的特色。

生产工具

闻名全国的新疆英吉沙小刀。其特点是:刀体平整,刀口锋利,刀把镶嵌银、铜、骨、宝石等,配精致皮鞘

香妃像

洗手陶器

镇馆之宝之一:三耳压花陶灌,陶灌有四组精美的高鼻梁大耳朵人像。也反映了喀什自古就是中国与西亚文化交流之地

镇馆之宝之二:出土时色泽如初、保存完好的一级文物饰缂丝边缘绢棉袍(苏州缂丝与新疆绵花)

保存完好,身着皮祆的男性千年干尸

一千五百年前的陶像,出土时仍烈焰红唇

新疆地区民族乐器

待续.............
还好,秋季年年都有,一年等待,可以把旅行攻略做得更完美点。
还好,在旅游商业化大潮冲击下,南疆变化的节奏还没有太快。
还好,遇上了专注南疆旅游文化的斑马公社之斑马先生(微名:自由兵),一次精心组织的个性定制十天行程,让我们走到、看到、吃到、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朴实、原味丰富的金色南疆。
10月14日,一行四人从海口美兰机场起程,重庆转机,经停新疆阿克苏机场,辗转12小时于晚上9点抵达目的地—喀什


这一天,飞越大半个中国,后程云开雾散,从飞机舷窗上鸟瞰祖国的群山巍峨,疆域辽阔,前几天欢度国庆的那几首耳熟能详、歌颂祖国的优美歌曲似乎一直缭绕在耳畔,不禁由衷的感叹到,我的国太大、太壮美了!!!
甘肃陇南宕昌县境内


青藏高原的皑皑雪山



浩瀚无垠的沙漠


天际边的天山山脉

阡陌纵横富饶的阿克苏

落地当晚,就到下榻大饭店旁的海尔巴格感受了一下独特的新疆味道
烤包

这碗“黄帝粥”,记不得什么口感了,但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粥面上浇的那层(可能是)羊脂油什么的,浓烈的羊膻味差一点得捻着鼻子才能喝下

漂亮大方的餐饮部职员

餐厅内新疆民乐演奏与舞蹈,给就餐增添了不少地方特色


此次南疆行,我们海南4人(蓬、秋天枫叶、奥运会、党代表)是与广东16人一起参加斑马公社的组团,团队报到日期是16日。我们特意提前两天起程,为的是在组团线路之外有更多的时间游览喀什老城及周边景点。
游览观光内容
15日,喀什区博物馆~网红打卡店中餐--金府品味~老城转悠、夜市寻味
16日,阿图什天门~阿瓦提乡大巴扎~老城夜市寻味
17日,上午斑马先生做向导转老城、介绍特色的人文风物~香妃园~斑马公社小憩
~老城夜市寻味(品尝自由兵推荐的美食店)
清晨,从下榻的努尔兰大饭店(老城区解放路北路37号)窗口看到日出东方的黄橙橙的太阳,不远处还有一个巨大的摩天轮,(后来知道)它处在老城与新城的分界附近。

多年的旅行经验,了解一个陌生城市人文风物概况,最好的捷径莫过于去博物馆。
喀什地区博物馆
馆址位于喀什市新城区塔吾古孜路19号,离住地不远。考虑到四人乘的士比较快捷和经济,于是便在路旁招的士前往。不料第一次喀什打的还出现了小插曲,在国内许多城市,的士司机简直就是城市的活地图,但我们坐上车后,开车师傅竟然不太清楚博物馆在哪(或许有点语言口音的障碍),要求我们开手机导航。这在后面的乘车甚至在乌鲁木齐也有类似情况。心得,遇到司机不懂路,关键时候手机顶上!

喀什,古称疏勒、喀什噶尔。地处天山山脉以南的南疆西部。东临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西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五国相邻。古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南北通道在此交汇。自元代以来就是南疆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枢纽为一体的重镇。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喀什成为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中西亚文化交汇融合之地,也造就了其文化多元、民风独特,地貌丰富的特色。

生产工具

闻名全国的新疆英吉沙小刀。其特点是:刀体平整,刀口锋利,刀把镶嵌银、铜、骨、宝石等,配精致皮鞘

香妃像

洗手陶器

镇馆之宝之一:三耳压花陶灌,陶灌有四组精美的高鼻梁大耳朵人像。也反映了喀什自古就是中国与西亚文化交流之地

镇馆之宝之二:出土时色泽如初、保存完好的一级文物饰缂丝边缘绢棉袍(苏州缂丝与新疆绵花)

保存完好,身着皮祆的男性千年干尸

一千五百年前的陶像,出土时仍烈焰红唇

新疆地区民族乐器

待续.............
作者:奥运会11A 回复日期:2019-12-02 19:59:02
阿图什天门
位于西天山南脉,背靠昆仑山,是天山山脉与昆仑山山脉的交界。1947年由英国探险家艾瑞克希普顿首次发现。如今它被视为是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被美国探险杂志确定为世界20个最值得探险的景区之一。

山道上野放的骆驼

由喀什至阿图什天门约102公里,全程路况不错,稍有难度是在进入景区需在海拔2800多米布满鵝卵石的山道向上步行2公里多。沿途峡道幽深、宁静、神秘,石壁在合适的光线下似千奇百怪的壁画。



”海洋世界“石壁



与广东5位提前到达的旅伴,组成的天门登山九勇士“即将到达天门
天门宽约100米,高约500米,其巨大的空间完全可以把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324米)纳入其中。据说在天门石拱间及石壁多处,有很好的回音效果。


不知有没有探险者驾机或滑翔伞穿越天门,但自由兵的无人机航拍更能展现其雄奇、险峻


香妃园
园址位于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的浩罕村,现是喀什市郊著名的旅游打卡景点。


慕名到香妃园的游客中,如果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能很多都会从武侠小说的泰斗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书中,以及《还珠格格》电视剧中知道这位美丽可人、性格独特、柔中有刚、体带异香的新疆维吾尔皇妃。然而这毕竟是骚人墨客用文学、文艺的手法编造出的故事,历史上的有关香妃的各种传说,至今还没有发现可考证的文史资料。
实地的香妃园,其实是新疆历史上曾经显贵家族的墓地--阿巴克霍加麻扎(百度解释:“麻扎”是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寝宫埋葬着同一家族五代72人。
流芳百年的香妃,传说就是这个家族中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体带沙枣的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 ,也因为香妃的皇族身份“声高而盖主”人们忽视了麻扎的正主,逐渐习惯把这里叫香妃墓。而在寝宫内,香妃墓位只能是按照家族排位的尊卑次序安置在进门右后方不显眼的位置。

寝宫外墙上精美奢华的饰面。仅所用的碧瓦贴砖,耗费了当时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一些用料的制作工艺,目前已失传




香妃园内除寝宫之外,还有经学院、清真寺、门阙、池塘、果园、公墓、房舍等一系列伊斯兰风格的古老建筑。拜读过斑马公社斑马小姐所写的“香妃墓:人神的中介与痛仰〡喀什噶尔”一文后,才知道里面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宗教文化和故事。用1个多小时亲临实地参观,也是对喀什地区的人文历史增加一些认识和体验



位于西天山南脉,背靠昆仑山,是天山山脉与昆仑山山脉的交界。1947年由英国探险家艾瑞克希普顿首次发现。如今它被视为是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被美国探险杂志确定为世界20个最值得探险的景区之一。

山道上野放的骆驼

由喀什至阿图什天门约102公里,全程路况不错,稍有难度是在进入景区需在海拔2800多米布满鵝卵石的山道向上步行2公里多。沿途峡道幽深、宁静、神秘,石壁在合适的光线下似千奇百怪的壁画。







与广东5位提前到达的旅伴,组成的天门登山九勇士“即将到达天门



不知有没有探险者驾机或滑翔伞穿越天门,但自由兵的无人机航拍更能展现其雄奇、险峻


香妃园
园址位于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的浩罕村,现是喀什市郊著名的旅游打卡景点。


慕名到香妃园的游客中,如果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能很多都会从武侠小说的泰斗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书中,以及《还珠格格》电视剧中知道这位美丽可人、性格独特、柔中有刚、体带异香的新疆维吾尔皇妃。然而这毕竟是骚人墨客用文学、文艺的手法编造出的故事,历史上的有关香妃的各种传说,至今还没有发现可考证的文史资料。
实地的香妃园,其实是新疆历史上曾经显贵家族的墓地--阿巴克霍加麻扎(百度解释:“麻扎”是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寝宫埋葬着同一家族五代72人。
流芳百年的香妃,传说就是这个家族中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体带沙枣的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 ,也因为香妃的皇族身份“声高而盖主”人们忽视了麻扎的正主,逐渐习惯把这里叫香妃墓。而在寝宫内,香妃墓位只能是按照家族排位的尊卑次序安置在进门右后方不显眼的位置。

寝宫外墙上精美奢华的饰面。仅所用的碧瓦贴砖,耗费了当时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一些用料的制作工艺,目前已失传




香妃园内除寝宫之外,还有经学院、清真寺、门阙、池塘、果园、公墓、房舍等一系列伊斯兰风格的古老建筑。拜读过斑马公社斑马小姐所写的“香妃墓:人神的中介与痛仰〡喀什噶尔”一文后,才知道里面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宗教文化和故事。用1个多小时亲临实地参观,也是对喀什地区的人文历史增加一些认识和体验



作者:奥运会11A 回复日期:2019-12-02 22:17:49
赶巴扎。
“巴扎”在新疆就是集市、大市场的意思。在喀什老城,有帽子巴扎、美食街巴扎、手工艺巴扎等,每天都是游客如织,随时都可以去蹓跶。而喀什乡下的巴扎,则是要熟习的人才清楚,因为它是定期在不同的乡轮办。
为了更好的体验南疆的风土人情,恰逢周三是阿瓦提乡大巴扎日,从天门景区返回后,领队自由兵便带领我们往喀什市郊十多公里的阿瓦提乡赶。一路打听,顺着乡道上各种交通工具、人流聚集的方向走。不远处一片尘土飞扬、人畜喧闹的地方就是阿瓦提乡大巴扎


内地许多地方也有定期的集市,但地方特色的土特产不多,满眼却是沿海某省遍布大江南北的低劣的X元地滩货,看一眼就让人索然无味。而这里的大巴扎与有名的喀什国际大巴扎相比,是土了掉渣却更接地气、更富有乡土原味。据说乡下的巴扎,附近的村民除了满足自用的物产,都可以来大巴扎上交易



一张张纯朴的回疆老汉的面孔,一堆堆新鲜的农家水果,一摊摊风味小吃、烤串,各种初级或现代的交通车辆穿梭在拥挤的小道中,耳边还不时传来几声羊叫、驴叫,那种像电影拍摄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市的场景,强烈的充斥着感官







难得见到的“老汉瓜”虽然已过了盛产季,见到了还是要尝一块。这是阿图什特有的夏季甜瓜品种,具有柔软可口,水分多、糖度高等特点。领队介绍,此品种因为肉质柔软、水多,没有牙的老人也可以食用,故称“老汉瓜”,可惜的是采摘后易烂、不便外运,只能当地吃到

一旁吃老汉瓜”的老汉

青皮葡萄,个大、无籽而丰满,尝了后忍不住得秤一袋,10元

巴扎上的水果,据说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色泽不太光鲜、可看出采摘后没有做特别的保鲜处理,现摘现售、果味丰满。同伴蓬几次唠叨,买葡萄时,旁边就有一个老汉,牵着他的羊,在大板车上随手拿一串,不擦不洗,塞几颗到羊的嘴里、然后放几颗到自已的嘴里,也不怕不卫生……。乡下的水果绿色少害由此可见一斑

这肉串不知是不是用旁边的馕坑烤制?事后才知道乡,下巴扎“馕坑烤肉”特别的好吃

红红的大鸡块,看着就很有食欲

旁边一位吃小食的美女,是巴扎上难得见到的年轻女性

乡下自酿的羊、牛、骆驼等乳品、豆制品,老少皆宜

如此专注,猜想是看到朋友圈一则精彩的段子

畜牧草料,越冬必备

“蒜你狠”在这名声还好,老汉肩上一串售价10元

牵着羊走向交易场的老汉,看似有点依依不舍,因为他在外场已磨蹭了很久

热闹的牲畜交易场




将出卖的羊,不知是不是薅了羊毛比较划算?

帅帅的卖羊哥,这天看来收获不小!

回程路边水石榴收购站。南疆多地盛产此果品。成熟的水果个大、粉红,甜带微酸、生津止渴、富含营养,有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多仔多福的寓意,深受当地人喜爱



阿瓦提乡赶巴扎,可谓是新鲜、刺激、意犹未尽。
“巴扎”在新疆就是集市、大市场的意思。在喀什老城,有帽子巴扎、美食街巴扎、手工艺巴扎等,每天都是游客如织,随时都可以去蹓跶。而喀什乡下的巴扎,则是要熟习的人才清楚,因为它是定期在不同的乡轮办。
为了更好的体验南疆的风土人情,恰逢周三是阿瓦提乡大巴扎日,从天门景区返回后,领队自由兵便带领我们往喀什市郊十多公里的阿瓦提乡赶。一路打听,顺着乡道上各种交通工具、人流聚集的方向走。不远处一片尘土飞扬、人畜喧闹的地方就是阿瓦提乡大巴扎


内地许多地方也有定期的集市,但地方特色的土特产不多,满眼却是沿海某省遍布大江南北的低劣的X元地滩货,看一眼就让人索然无味。而这里的大巴扎与有名的喀什国际大巴扎相比,是土了掉渣却更接地气、更富有乡土原味。据说乡下的巴扎,附近的村民除了满足自用的物产,都可以来大巴扎上交易



一张张纯朴的回疆老汉的面孔,一堆堆新鲜的农家水果,一摊摊风味小吃、烤串,各种初级或现代的交通车辆穿梭在拥挤的小道中,耳边还不时传来几声羊叫、驴叫,那种像电影拍摄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市的场景,强烈的充斥着感官







难得见到的“老汉瓜”虽然已过了盛产季,见到了还是要尝一块。这是阿图什特有的夏季甜瓜品种,具有柔软可口,水分多、糖度高等特点。领队介绍,此品种因为肉质柔软、水多,没有牙的老人也可以食用,故称“老汉瓜”,可惜的是采摘后易烂、不便外运,只能当地吃到

一旁吃老汉瓜”的老汉

青皮葡萄,个大、无籽而丰满,尝了后忍不住得秤一袋,10元

巴扎上的水果,据说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色泽不太光鲜、可看出采摘后没有做特别的保鲜处理,现摘现售、果味丰满。同伴蓬几次唠叨,买葡萄时,旁边就有一个老汉,牵着他的羊,在大板车上随手拿一串,不擦不洗,塞几颗到羊的嘴里、然后放几颗到自已的嘴里,也不怕不卫生……。乡下的水果绿色少害由此可见一斑

这肉串不知是不是用旁边的馕坑烤制?事后才知道乡,下巴扎“馕坑烤肉”特别的好吃

红红的大鸡块,看着就很有食欲

旁边一位吃小食的美女,是巴扎上难得见到的年轻女性

乡下自酿的羊、牛、骆驼等乳品、豆制品,老少皆宜

如此专注,猜想是看到朋友圈一则精彩的段子

畜牧草料,越冬必备

“蒜你狠”在这名声还好,老汉肩上一串售价10元

牵着羊走向交易场的老汉,看似有点依依不舍,因为他在外场已磨蹭了很久

热闹的牲畜交易场




将出卖的羊,不知是不是薅了羊毛比较划算?

帅帅的卖羊哥,这天看来收获不小!

回程路边水石榴收购站。南疆多地盛产此果品。成熟的水果个大、粉红,甜带微酸、生津止渴、富含营养,有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多仔多福的寓意,深受当地人喜爱



阿瓦提乡赶巴扎,可谓是新鲜、刺激、意犹未尽。